兒童預防接種

一、兒童預防接種
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。可維護幼兒健康,降低幼兒因罹患疾病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或死亡,減少疾病住院的機率,並減少醫療費用支出,降低幼兒園及國中小學生校園疾病擴散率,進而間接保護高危險族群,並且避免人、動物流感病毒基因重組造成之流感大流行發生可能性。
疫苗的原理是將病毒或細菌的抗原物質打入人體,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,以便在真正接觸到該病原體時可以迅速產生免疫反應,降低感染、嚴重疾病與死亡的發生。所有人都應該接種疫苗,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效益。
二、現行兒童預防接種疫苗種類
兒童預防接種疫苗種類分成活性疫苗及非活性疫苗,疫苗種類,表述如下
三、兒童預防接種建議時程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21年12月1日).我國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出處:
https://www.cdc.gov.tw/Uploads/5c270a4a-2eaf-494a-a3dd-9aa1d9cd061c.pdf
四、兒童預防接種部位及途徑
兒童預防接種應避開有神經及血管的部位,接種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或上臂中段外側接種,活性疫苗為皮下注射,而非活性疫苗皆為肌肉注射。
五、兒童預防接種疫苗常見副作用及返家相關照護
1.疼痛:若孩童出現哭鬧不安,可以冰敷緩解疼痛,一般1-2天後會逐漸恢復,必要時,可給予止痛藥服用。
2.局部紅腫:通常數天之內注射部位紅腫會逐漸消失,如果超過2、3天,紅腫持續擴大,應立即求診。
3.發燒:疫苗接種後1至2天內發生,體溫超過38℃,可依醫囑給予退燒藥,若發燒持續超過3天,請立即求診。
4.食慾不振:疫苗接種後,常出現進食減少現象,嬰幼兒應注意補充水分以免脫水。
5.疫苗過敏:可能發生在施打疫苗後30分鐘至數日,症狀有蕁麻疹、搔癢、眼睛或嘴唇腫脹,甚至出現呼吸困難、氣喘、聲音沙啞等疑似過敏性休克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6.施打卡介苗注意事項,若疫苗施打部位局部膿瘍大於2公分,同側腋下或鎖骨上淋巴腺發炎腫大,應立即就醫。
六、結論
面臨現代少子化,家長對於兒童疫苗預防接種觀念也愈來愈加以重視,因應傳染疾病的預防,兒童預防接種是最具效益的方法。
七、參考資料
張弘潔(2022).兒童公共衛生的新目標:將兒童納入所有政策.台灣衛誌,41(1),4-6。
許炳華(2021).強制兒童接種疫苗之理論與實務:以合憲性探討為核心.東海大學法學研究,62,121-129。
陳文音、王復德、洪妙秋(2021).淺談兒童新冠肺炎.感染控制雜誌,31(6),299-305。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21年12月1日).我國現行兒童預防接種時程.https://www.cdc.gov.tw/Uploads/5c270a4a-2eaf-494a-a3dd-9aa1d9cd061c.pdf
Koufoglou, E., Kourlaba, G., & Michos, A. (2021). Effect of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of antipyretics on the immuneresponse to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 in children: A Systematic Review. Pneumonia (Nathan Qld.),13(1),7. 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41479-021-00085-8
Prygiel, M., Mosiej, E., Górska, P., & Zasada, A. A. (2022). Diphtheria-tetanus-pertussis vaccine: past, current & future. Future microbiology, 17, 185–197. https://doi.org/10.2217/fmb-2021-01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