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妊娠高血壓

一、什麼是妊娠高血壓?
是指懷孕中高的收縮壓高於140 mmHg,舒張壓高於90 mmHg;或懷孕後期之血壓比早期收縮壓升高30mmHg或舒張壓升高15 mmHg。血壓需要每天至少測量二次,間隔六小時以上的測量為準。若有高血壓或蛋白尿,稱子癇前症。若二者皆有則稱之子癇症。
二、哪些人比較容易發生?
1.初產婦。
2.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,有子癇前症的家族病史。
3.孕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。
4.多胎懷孕及葡萄胎。
三、常見的症狀有哪些?
高血壓、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腫,嚴重程度因人 而異,其他症狀還包括噁心、嘔吐,頭痛、體重增加、上腹疼痛、視力模糊、尿少、胎兒體重過輕或胎兒生長遲滯等。
四、常見的治療有哪些?
1.超音波檢查和胎兒監測器密切觀察胎兒情形。
2.使用降血壓藥物幫助控制血壓及維持腎血流量,應遵從醫師指示服藥並密切觀察。
3.適時作血液檢測,評估肝功能、血小板、及血色素情形。
4.治療的方向取決於血壓數值及蛋白尿情形,若胎兒成熟度足夠,即早生產可解除危機;若胎兒成熟度不足夠,可考慮給抗癲癇及安胎用藥。
五、自我照護
1.多攝取高鈣、高鉀、高蛋白質、低鈉與清淡飲食,以補充從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質及達到降低血壓,例如:魚、去皮雞肉、豆腐、瘦肉,勿食用加工及醃製食品。
2.多休息避免被打擾,保持愉悅心情,睡覺時應以左側臥為宜。
3.按時做產前檢查,並聽從醫師指示,如果曾有妊娠高血壓之病史者,更應該定期做產檢,與醫師保持連絡。
4.每日早晚測量並記錄血壓,按時服藥。
5.若二次以上血壓均大於160/100mmHg,或出現頭痛、視力模糊、右上腹痛、持續下腹痛、自覺有胎動減少時時,請立即至醫院就診。
六、結論
妊娠高血壓為產科相當常見及嚴重的合併症,因其具有相當比例的母體與周產期的死亡率及罹病率,希望能透過早期診斷、早期控制與治療,並能了解自我照顧的方法,使能達到「母子均安」。妊娠高血壓別害怕....,若您有任何問題,請打諮詢電話:04-23592525轉8076、8077。
七、參考資料
林淑玲(20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