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產後護理之家 Postpartum Care Center
::: 首頁 / 醫學新知 / 心臟病孕婦自我照顧

心臟病孕婦自我照顧

最後更新日:2025-04-24 04:40:51
點閱數:917

衛教編號:OBS-024
2001.11.01 訂定
2024.05.15(8 修)
2016.06.07 (2 審)

一、前言

懷孕期間,因為心臟負荷量的增加,可能使心臟病患者在懷孕期間容易出現心臟衰竭的現象,母親有心臟病史,對胎兒容易有早產、體重不足的情形發生,其胎兒的死亡率也較高。


二、心臟病的分類

根據紐約心臟學會將心臟病依功能分為一至四級,級數越高預後越差。Ⅰ、Ⅱ級孕婦可預期有良好的懷孕結果,至於Ⅲ、Ⅳ級孕婦,需長期住院 休息以密切監測心臟功能。

1.class Ι:沒有症狀,身體活動不受限制。
2.class II:身體活動輕微受限,休息時無不適,但於平常活動會有疲倦、心悸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心絞痛等心臟病症狀。
3.class III:身體活動嚴重受限,輕微活動就出現心臟病症狀。
4.class IV:即使在休息亦會出現症狀。

三、心臟病會有什麼症狀呢?

四、對我的孩子會有什麼危險呢?

流產、先天缺陷、早產、 胎兒體重過輕及死產,都有可能發生,因此,照顧好母體,才是對孩子最佳的照護。



五、懷孕前我要怎麼準備?

孕前評估是有必要性的,只有極少部分案例會成為不適合懷孕的高風險族群,高風險婦女在計劃懷孕初期,就應先與心臟內科及產科醫師諮詢和討論 ,接受孕前風險評估,做好孕前準備,以提高孕期的安全性及健康生產。
1.定期產檢
2.遵照醫囑服藥
3.維持身心平靜,避免焦慮
4.盡量休息
5.遠離菸、酒、毒品
6.控制體重
7.預防感染: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。

六、產後自我照護
1.攝取高纖維食物,預防便秘,若需要可以會診營養師。
2.採取舒適臥位,鼓勵在床上餵奶。
3.產後鼓勵多活動以預防血栓症,至於心血管用藥,應再請醫師重新評估調整劑量。

七、結論
合併有心臟病之孕婦約佔所有孕婦的1%,因為心臟負荷增大,對孕婦及胎兒皆有不利的影響,須確實遵守醫生的治療與處置,家人在面臨孕婦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時,整個支持系統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,了解自我照顧的方法,以確保母體及新生兒的安全,若您有問題,請打諮詢電話:04-23592525轉8076、8077。

八、參考資料
林淑玲(2020)‧高危險妊娠的護理‧於余玉眉總校閱,產科護理學(10版,530-534頁)‧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