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產後護理之家 Postpartum Care Center
::: 首頁 / 醫學新知 / 中醫產後調理

中醫產後調理

最後更新日:2025-04-24 06:08:29
點閱數:598

辛苦的媽媽們歷經懷胎十個月後生產,期間無論是身體或生理都有明顯的變化,生產過程亦消耗很多的體力及流失血液,故產後初期常感疲倦或有其他不適。根據現代醫學文獻記載,產褥期即產後婦女恢復至未懷孕狀態的時間約四至六週。這段時間也是所謂的「坐月子期」,可以藉由中醫幫助媽媽調適身體。

一、中醫調理對媽媽有甚麼好處?

中醫在坐月子期間,主要可以幫助子宮修復、處理哺乳問題、預防/緩解腰酸掉髮等。下面將對各部份作介紹。

1.子宮:產後初期,陰道會分泌由子宮內膜退化壞死的組織、紅血球、上皮細胞和細菌組成的惡露,中藥可以促進子宮收縮,排出惡露。亦能幫助子宮內膜的修復。

2.哺乳:有些媽媽產後在哺乳期間希望增加奶水量,有些則是奶水過多或其他原因希望減量,或是發生乳腺不通、乳房腫脹、乳腺炎等不適。中醫認為哺乳主要與脾胃和肝氣相關,依哺乳問題可以使用調理脾胃、疏肝理氣、清熱散結、體質調理等方式協助處理。

3.腰痠:懷孕期間,受激素的影響,子宮韌帶較鬆弛,薦腸、薦尾和恥骨關節的活動性也增加,以為生產作準備。產後可藉由強健筋骨的中藥,例如杜仲、續斷,配合運動讓鬆弛的韌帶慢慢恢復。

4.掉髮:產後因荷爾蒙的變化,在產後約三個月時會出現較大量的落髮。中醫認為「髮為血之餘」、「腎藏精,其華在髮」,也就是頭髮的營養來源於血,頭髮亦可反映腎臟精血的充盈程度。因此,產後會在適當時機加入補益精血之藥物,如熟地、何首烏。

二、產後都要喝生化湯嗎?

生化湯有活血化瘀,溫經止痛的作用,可以化舊瘀,生新血,因此常被用於產後調理。一般會依生產方式(自然產、剖腹產)在產後三至五天開始服用幫助排惡露的中藥,約服用五至七帖。但要提醒大家,自古至今流傳多個版本,其藥物組成及劑量各有不同,服用生化湯仍應謹慎小心,並非每個產婦都適合服用生化湯。

三、產後如何選擇飲食
中醫就食物屬性,建議媽媽們在食物選擇上可參考下列內容:
1.產後宜溫熱食物,避免生冷、涼性,例如冷飲、冰品、西瓜、椰子等。
2.食物以清淡為主,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,例如咖哩、辣椒等。
3.可選擇平性的蔬果與蛋白質。例如:紅蘿蔔、菠菜、茼蒿、青江菜、紅莧菜、蘋果、葡萄、木瓜、櫻桃、雞肉、豬肉、魚類等。
4.坐月子飲食須根據季節與產婦體質作調整,食用太多的麻油與酒或是燥補食物,5.產後2週內避免大量食用燒酒雞或麻油雞(剖腹產婦須待3週後),以避免產後大出血或傷口感染問題。

四、如何尋求中醫產後調理?
由於無法預知生產及產後婦女的身體狀況,建議想要中醫調理的婦女在產後尋求專業中醫師診察和處方。如在本院生產的產婦或是在本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的媽媽,可於產後向婦產科醫師提出需求,中醫師會依產婦生產狀況及中醫診察後提供個人化的中醫調理。如有相關問題,亦可諮詢傳統醫學科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周書慧
【主治專長】
中醫婦兒科、中醫內科。月經疾患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、不孕症、產後調理、乳腺炎、更年期症候群、婦女體質調理、小兒體質調理、一般內科。
【門診時間】
每週一,上午,2631診間。
每週二、四、五、六,上午,2627診間。
每週三,下午,2626診間。
每週四,下午,2632診間(限女性掛號)
-----------------
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婉伶
【主治專長】
中醫婦兒科、中醫內科。不孕症、婦科癌症與乳癌輔助治療、
慢性盆腔炎、小兒生長發育調理、氣喘、腦中風及腦外傷、反覆泌尿道感染。
【門診時間】
每週一,上午,下午,2627診間。
每週二,夜間,2627診間。
每週三,下午,2627診間。
每週四,上午,6238診間(限女性掛號)。下午,2632診間(限女性掛號)
每週五,上午,3127診間。